配電柜電容起什么作用?加入電容補償的作用?
來源:
|
作者:yuanhuidianli
|
發布時間: 2018-08-24
|
3923 次瀏覽
|
分享到:
配電柜電容作用就是補償降壓變壓器的無功損失。用無功補償進行電壓調正。因為電力系統中無功電源與無功負荷必須平衡。無功電源不足或過剩,均會使電力系統電壓偏高。所以在變壓所降壓供電中必須要投入電力電容進行功率補償。
配電柜電容作用就是補償降壓變壓器的無功損失。用無功補償進行電壓調正。因為電力系統中無功電源與無功負荷必須平衡。無功電源不足或過剩,均會使電力系統電壓偏高。所以在變壓所降壓供電中必須要投入電力電容進行功率補償。
電容補償是有規定的也不是可以多補償和少補償。按規定功率因素控制在0·85以上。投入補償運行時一般需多觀察COS表。目前有兩種投入方法。分自動和手動。電容補償容量不低于變壓器容量的百分之三十切切不可超過百分之四十。多投無益反而危及電網安全。 交流電網由于用電設備不同會使電壓跟電流相位發生改變,理想狀態是電流最大時電在也最大,這就是的功率困數計作1.0,有超前或滯后之分,于是就提出了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 變電所供給的用電負荷大多數都是感性負荷,如變壓器、空調、冰箱、電風扇、水泵等帶有線圈的設備。這類設備除了從電源取得一部分電功率作有用功外,還將耗用一部分電功率用來建立線圈磁場。為建立交變磁場和感應磁通而需要的電功率稱為無功功率,這些無功功率必須從網絡中某個地方獲得,如果由發電機提供并經過長距離傳送這些無功功率,將會額外地增加輸電線路的總電流。這種感性無功電流是滯后于電壓90°的電流,與此相反配電線路上并聯電容器可產生超前于電壓90°的容性無功電流,并且容性無功電流可以與感性無功電流相互抵消,利用這一特性在配電系統里大多數都是使用電容器來就地補償負載所需的感性無功功率,而不增加輸電線路的總電流。但是不能使容性電流和感性電流正好相等,這樣就可能引起電壓諧振造成過電壓。所以變電所里的電容器產生的容性電流總比感性電流少一些,這成為欠補償。 供電局發出來的總電量是以視在功率S(KVA)計算的,但是實際收費卻是以有功功率P(KW)計算的,兩者之間的差值就是無功功率Q(KVAR)。無功功率按照國家規定是不收費的。 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為功率因數: cos?=P/S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一般小區高壓用戶的功率因數必須介于0.9——1之間,低于0.9,或高于1.0都需要接受處罰。因為低于0.9相對地就是在消耗供電局的輸電資源,高于1.0就可能引起電壓諧振。 配電室加入電容補償是為了進行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 電力系統的用電設備在使用時會產生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有功功率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化學能或聲能;無功功率把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如電磁元件建立磁場占用的電能。 無功功率過大,會導致功率因數降低,供電變壓器及輸送線路的損耗增大,供電效率變低。因而國家對各變電站、重要負荷等電網節點的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有嚴格的規定。